专业解析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编辑:小编时间:2020-03-28

专业介绍

我国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库、湖泊和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已严重危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我国政府深刻地认识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并给予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财物的支持,促进了中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更为水土保持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培育目标

1、素质结构: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农学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

(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2、能力结构:

(1)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协作奉献精神,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组织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

(3)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3、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科技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管理学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相关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

(5)专业知识:具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农林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技术、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技术、生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等技术,熟悉我国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主干课程

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地质地貌学、普通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学、土壤学、树木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工程力学、土壤侵蚀水动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测量学、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小型水利工程学、农田水利学等。

 

优势学科院校     

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

      

职业发展

毕业生可在林业、水利、环境保护、农业、公路、铁路、采矿、国土资源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测、资源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相近专业

森林保护、生态学、环境科学

Copyright (C) 2006–2021 河南省清北之道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19393号-1
地址:郑州市经开区第九大街88号
咨询热线:0371-55966148